附錄2 |
中國標準書號 |
1 中國標準書號的結構
一個中國標準書號由一個國際標準書號(Internao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縮寫為ISBN)和一個圖書分類—種次號兩部分組成,其中國際標準書號(ISBN)是中國標準書號的主體,可以獨立使用。 1.1 國際標準書號(ISBN)的結構 國際標準書號由分為以下四段的十位數字所組成: 第一段——組號 第二段——出版社號 第三段——書序號 第四段——校驗號 1.1.1 組號:組號是國家、地區、語言或其他組織集團的代號。由國際書號中心(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負責分配。中國組號為一位數字“7”。 1.1.2 出版社號:由國家標準書號中心負責分配,其位數視申請出版社圖書出版量多少而異。出版社號的設置參見本標準第2章。 1.1.3 書序號:由出版社負責管理分配,每個出版社所出各種圖書的書序號的位數L是固定的,計算公式如下: L=9-(組號位數+出版社號位數) (1) 1.1.4 校驗碼:為中國標準書號的第十位數字。其數值C10由中國標準書號的前九位數字(C1-C9)依次以10-2加權之和并以11為模數按式(2)計算得到: C10=11-MOD(Ci×(11-i),11) (2) 式中:MOD——求余函數。 當MOD函數值為1(C10=10)時,校驗碼以X表示;當MOD函數值為0(C10=11)時,校驗碼仍以0表示。 1.2 圖書分類——種次號的結構 圖書分類——種次號由圖書所屬學科的分類號和種次號兩段組成,其中用中圓點“·”隔開。如:A·125;TP·301等等。 1.2.1 分類號:由出版社根據圖書的學科范疇參照《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的基本大類給出,其中工業技術類圖書按二級類目給出(參見附錄A)。因此本段代碼為1-2個漢語拼音字母。 1.2.2 種次號:為同一類出版社所出版的同一圖書類號的不同圖書的流水編號,由出版社自行給出。其中最大數值不應超過國際標準書號第三段書序號(見1.1.3)的數字。 2 出版社號的設置 為使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滿足申請中國標準書號的出版社的需要,并使各個出版社分配到與期出版兩相適應的出版社號,本標準確定如下出版社號的分段范圍設置表: |
![]() |
3
中國標準書號的印刷與存儲格式
中國標準書號應印在圖書的版權和封底(或護封)上。國際標準書號前應冠以ISBN字樣;書號的四段(組號、出版社號、書序號、校驗馬)之間要用一個字符相連接。例如: ISBN 7-01-134069-6 國際標準書號和圖書分類——種次號之間應以水平線或斜線隔開。 例如:
或: ISBN 7-144-11316-×/TP·1064 中國標準書號的印刷字體不應小于13及照排字(新五號鉛字)。 當在計算機內部存儲中國標準書號的ISBN部分時,可在相應字段內省略ISBN及連字符。如7011340696,以節省存儲空間。當由計算機內讀出這種壓縮形式的書號時,可借助本標準第2章所列出的出版社號分段范圍設置表,打印ISBN分段格式。 |
附 錄 A
《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采用類目一覽表 |
(補充件) |
A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 TD 礦業工程 |
B 哲學 | TE 石油、天然氣工業 |
C 社會科學總論 | TF 冶金工業 |
D 政治、法律 | TG 金屬學、金屬工藝 |
E 軍事 | TH 機械、儀表工業 |
F 經濟 | TJ 武器工業 |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 TK 動力工程 |
H 語言、文字 | TL 原子能技術 |
I 文學 | TM 電工技術 |
J 藝術 | TN 無線電電子學、電訊技術 |
K 歷史、地理 | TP 自動化技術、計算技術 |
N 自然科學總論 | TQ 化學工業 |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 TS 輕工業、手工業 |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 TU 建筑科學 |
Q 生物科學 | TV 水利工程 |
R 醫藥、衛生 | U 交通運輸 |
S 農業、林業 | v 環境科學 |
T 工業技術總論 | X 環境科學 |
TB 一般工業技術 | Z 綜合性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