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印刷博物館、香港印刷業商會、香港印藝學會及香港印刷業工會聯合主辦的「中華印刷之光展覽」,已於12月12至18日假香港文化中心圓滿舉行。 事實上,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它的發明、發展及向世界的傳播,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次展覽以圖片、實物和文字說明,向人們展現印刷術從起源、發明到發展的過程,同時展出了中國的紙幣印刷和郵票印刷,讓香港市民有機會對印刷術有更廣更深的認識。 展品各具價值今次展覽的各樣展品,是中國印刷博物館內「源頭古代館」里的一些珍藏,繼有各類雕版、活字盤、各朝印制品(如古書、古畫、鈔票、佛經、榜文)等,更安排專人即場示范四色套印技術和介紹展品。 展覽分開源頭和古代印刷兩大部份,介紹了印刷術的發明和古代印刷技術、印刷事業的發展過程。源頭部份介紹印刷術發展前,相關的文化、技藝及物料的發展與演變,說明印刷術的發明,是建筑在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基礎上。 預展歡迎傳媒在展覽正式舉行的前一天(12月11日),籌備委員會辦了一次預展,邀請傳媒到場預先參觀,印刷博物館長田勝立先生更向傳媒發表講話,介紹中國印刷博物館的建館背景及是次展覽的各種情況。 各界踴躍蒞臨展覽於12月12日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典禮,邀請得工商局局長周德熙先生、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王鳳超先生、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祖澤先生、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教授及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田勝立先生主持開幕儀式。 由田勝立館長、周德熙局長及武文祥先生代表新聞出版署于友先署長分別致辭後,便進行剪彩儀式。各主禮嘉賓金剪一揮後,中華印刷之光展覽便正式開始。武文祥先生隨即致送紀念品予各主禮嘉賓。儀式後,各嘉賓紛紛進入會場參觀,主禮嘉賓更由中國印刷博物館專人帶領參觀,沿途細心講解。 套印示范吸引嘉賓進場後,各自尋找有趣的展品欣賞,有些站在王□木活字盤前研究,有些留意印刷術的演變,有些則對紙幣印刷術較有興趣,但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示范套印技術的攤位,這位置長時間均圍著人群,負責示范的女士不但沒有停下來的機會,還要解答參觀者提出的各樣問題,雖然如此,她沒有埋怨,而且感到能有更多人認識套印技術而高興。 值得一提的是每位參觀人士均獲得一本中華印刷之光展覽特刊及一套兩封的紀念首曰封。特刊內除介紹各項展品外,更簡要介紹了印刷術的起源及其發展過程,可謂是一本輕巧的印刷史;而首曰封上除貼有中國郵票,亦蓋上中華印刷之光的蓋印,相當有紀念價值。 設有專題講座籌備委員會可說為市民設想周到,除展示歷代印刷成品外,更舉辦專題講座介紹有關中國印刷史及古代的紙幣和郵票。 三個講座均安排於12月15日舉行,分別由中國印刷博物館副館長魏志剛教授主講中國古代印刷技術及管理、中國印刷博物館副館長羅樹寶先生主講中國古代印刷史、中國印刷博物館主任伏合平先生主講紙幣和郵票介紹。 雖然主講者以普通話講解,但與會者均沒有理解上的困難,反而聆聽得津津有味。 專題報告比賽此外,為加深學生對中華歷史及文化的認同,使他們對展覽內容更感興趣,多認識出版及印刷與社會生活的關系,特意舉辦作文及專題報告比賽,供香港中、小學生,及市民參加。 比賽分為三個組別:公開組、中學組(中一至中七)及小學組(小四至小六)。 公開組的題目為「印刷與萬維網」,歡迎以個人名義參加,參賽形式以文章制作,中文寫作5000字以內。 而中學組及小學組均為專題報告,題目是「印刷與社會生活」。學生可以個人名義參加,亦可多名學生組成小組參加,每校可組織多隊參加。作品應以中文編寫,內容可包括:文字、圖表、音像、電腦簡報等;而提交的作品亦可包括書寫而成一圖文并茂的報告、錄音、錄像、多媒體光碟、模型等。 希望通過比賽,讓學生培養團隊精神,也可學習搜集資料,發揮創意。優勝者除獲得獎金外,更會有精美獎品,包括書籍、紀念獎座等。 為表重視是項比賽,籌委會邀請了知名學者擔任評判,他們是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科目主任鄭培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副教授林智中博士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課程學系母語教學教師支援中心總監謝錫金博士。 此外,主辦單位會將優勝作品公開發表,供其他學生觀摩。比賽截止日期為99年1月30日,如有問題,可致電28569760查詢。
|
||||||
[返回中華印刷之光主頁] [進入中華印刷之光目錄] |